从遭遇退货潮到被封“笔王” 他和一个笔头死磕20年

来源:英超小九直播在线观看    发布时间:2023-12-17 02:59:42

当国产的航空母舰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当国产高铁面向世界竞争订单,当国产大飞机揭开大幕……具有标志


产品介绍

  当国产的航空母舰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当国产高铁面向世界竞争订单,当国产大飞机揭开大幕……具有标志性的国产高端装备不断涌现,令全世界刮目相看。但是,耀眼成绩面前,小小的一个“笔头问题”却折射出了中国制造的尴尬。目前,中国已经占领了全球80%的圆珠笔市场,却仍然集中在笔杆生产组装产业链的低端,笔头90%以上依赖进口。

  当这个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引起热议,在江南的一个小镇——昆山千灯,一个被同行誉为“笔王”的人,正伴随机器的轰鸣声中,在生产线上检查着刚刚产出的“真彩魔力擦”和“真彩滑利芯”这两款国产圆珠笔。“不计成本、死磕技术”是公司员工对他的评价。他,就是真彩文具的创始人,黄小喜。

  明明已经做出了笔头,为啥不请媒体大肆宣传下?记者表示不解。“有些事情,做了就行,没必要说太多。”王小喜淡定地表示。在他看来,热爱自己所做的事,远胜过于这些事带给他的名声和利益。在创业路上,他始终认为产品本身才是核心。

  不要小看一支圆珠笔的笔头,它的科技含量非常高。每个笔尖要承受巨大的压强,相当于一个人踮起脚尖背另一个人;笔尖球珠滚动的速度可能比开高速的车还快;同时要承受各种书写角度带来的摩擦损耗。

  每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笔头书写的流畅度和常规使用的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如此微小精密的配件要在生产设备中一次性没有误差地成套加工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技术出身的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小喜却偏偏喜欢迎难而上。用真彩文具副总经理夏凯的话说,董事长黄小喜对制笔技术中油墨和笔头的痴迷甚至达到了不计经济效益的程度。

  在真彩文具的产品展厅,有一盒装有40种色彩的中性笔。夏凯介绍说,大部分中性笔厂家的油墨只能做到红、黑、蓝三种,线种颜色,但这样做并不是追求经济效益,“董事长拿它作为对油墨研究的前沿产品”。而对于笔芯的书写长度,在实际市场应用中,很多消费者根本不会去在意一支2元左右的笔可以写多少米。但如何能把笔芯中油墨的使用率提高到100%,这个技术难题对于黄小喜来讲,却是如鲠在喉,不解决不快。为此,公司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只为将中性笔的书写长度延长到200米。

  而为了破解笔头生产设备的技术难题,黄小喜更是“一根筋”地与技术“死磕”多年。他心无旁骛,在锲而不舍的坚持中匠心独运,研发出具有知识产权的全新圆珠笔头生产设备——国产24工位机。当前,已有2台投入生产,采用国产原材料加工笔头,并诞生了两款通身100%国产的“真彩魔力擦”和“真彩滑利芯”产品。

  甚至,该公司还通过技术输出,成功地向马来西亚出口了首套国产多工位笔头机床。

  1991年,出生于企业家重地潮汕的黄小喜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岗位,下海创业,专注于文具的研发、制造、销售。1994年,黄小喜在广东汕尾投资200万元开办了一个笔厂。凭着多年文具国际贸易的经验和对国内市场的分析,毅然决定从日本引进中性笔的生产技术。

  开始的时候总是比较艰难,中性笔市场并没有像黄小喜想象的那样利大势好,一开始就出现了20%的退货率,黄小喜这才知道,要做出一支好的中性笔,并不是简单将各个进口零部件组合起来就行,还要解决很多技术及环境匹配问题。

  在同事看来,黄小喜是一个文具“极客”,经常扎在科研第一线。“中性笔里的墨水可能在加工、运送过程中混入许多空气气泡,若这些气泡正好在笔头附近,笔珠的滚动无法带出墨水颗粒写不出字,怎么样才可以保证墨水中不夹杂空气气泡?用什么技术能保证啫喱状墨水不会挥发、变干?”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黄小喜庆幸自己当初的坚持是对的。

  黄小喜认为作为制笔行业的先行者有义务以工匠之心为同行开辟一条新路,为中国企业正名。于是集中精力技术攻关,终于在1996年,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他初步掌握了笔头、墨水、工艺的最佳匹配技术,研发出集多项关键技术于一身的拳头产品“线年,真彩文具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制造工厂,开始自行研发、制造产品模具,设计、制造产品。2003年,真彩文具获中国制笔协会授予“中国中性笔笔王”、“中国制笔王”称号,并凭借60亿支的累计生产量,稳坐国内中性笔领域的头把交椅。

  然而,黄小喜仍旧没有停步,二十年如一日的攻专制笔技术,带领研发的真彩考试系列新产品依靠“专业级品质”抢占高地。到2014年,更是用上了最新的“滑利芯”技术。

  2015年3月,“真彩魔力擦”和“真彩滑利芯”在位于千灯镇的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破解了中国造不出圆珠笔笔头的尴尬困境。黄小喜认为:“技术,就是王者,技术引领未来科技。”他执掌下的真彩文具,要做的不单单是一支笔,而是中国人自己的牌子,将中国制造发扬光大。

  黄小喜多年在技术上的“死磕”也为公司带来了不菲的经济价值。例如公司自己研发的国产多工位制笔设备,一套成本为150万左右,而从瑞士进口的设备起码450万。

  “技术水平不低于瑞士同行,却能让制笔装备成本大幅度的降低。”黄小喜说,目前,公司采用国产设备和国产原材料生产的圆珠笔笔头产量占总产量的10%左右,以后将逐渐加大比重。他表示,预计5年后国产圆珠笔笔头有望占据国内市场占有率的80%,进而全面替代进口机器和原材。

  “如果在国产设备上用国产原材料,整个制造成本会有一下子就下降。”黄小喜经过测算给出了具体数字,“一支零售价1元多的笔,每支笔的制造成本会降四五分钱,对每天生产几百万支笔和笔芯的企业来说,那每天就是节省几十万元,一年能省六七千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在一场场笔尖交锋中,黄小喜用中国自己的笔珠,发扬着中国创造,靠的还是“匠心”的强力支撑。

  然而,当记者向黄小喜提出“匠人精神”这四个字时,他谦虚地表示,匠人精神,离不开一个个生产一线的工人。他说,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顶多只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实际上并不然。“工匠讲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是需要一些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黄小喜表示,企业长久不衰,除去浮华的外在,便是产品了,而产品的背后承载的正是一种匠人般的生产精神。(记者 周倩茜)


应用范围